文 ▏李红丽
柏拉图说:“男孩子是所有野兽中最难驯服的。”
男孩?野兽?最难驯服?
的确,在多数人的印象里,男孩天生就喜欢破坏、冒险,具有攻击性,他们喜欢“折腾”、“捣乱”……
于是,男孩们的父母常常诉苦:“男孩太调皮、太野了,真不让人省心啊!”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当一个男孩子不这样的时候,男孩们的父母又开始担心:“儿子会不会太娘了?将来长大了不男人呢?”
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养育问题日益关注,通过书刊、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逐渐获得很多新的认识,比如养育男孩方面:陪伴、接纳、缺位、退位……我们可能会频率较高的看到这些字眼。
在临床心理工作中,我常常与青少年及家庭在一起。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关于男孩及他们的父母。
家有男孩,我们了解他们,才能理解他们。
人类大脑的两个半球各司其职:左脑负责语言及推理;右脑负责运动、感情以及对时空的定位,这两个大脑半球依靠神经纤维束相互连接,这个纤维束称为胼胝体。
男孩胼胝体的体积小于女孩胼胝体的体积——左右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少的。因此男孩在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和合作方面落后于女孩,由此决定男孩在将外部世界和内心感受联结起来的能力也相对不足。
同时,由于睾丸激素的影响,男孩在不同时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在婴儿蹒跚学步时期,男孩体内睾丸激素很低,因此男孩和女孩的行为表现很相似。
当男孩长到4、5岁时,睾丸激素激增——达到之前的2倍。小男孩会对战斗、英雄行为、冒险以及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游戏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在11-13岁这段时间内,睾丸激素含量再次急剧上升——达到蹒跚学步期的8倍。男孩的四肢突然猛长,全身的神经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生长发育过快,他的行为会发生很大变化。
到了14岁,男孩的睾丸激素含量达到最高值,粉刺在眨眼间纷纷冒了出来,强烈的性意识在他头脑中挥之不去,焦躁不安随时与他相伴。
当男孩长到二十四五岁,他会平静下来,他的身体开始适应了,他热爱竞争,渴望有所作为。
出生的最初几年,男孩依恋着母亲,虽然父亲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他更亲近母亲,母亲可以为孩子提供母乳,总是慈祥可亲,能给孩子最大的抚慰和安全感,母亲能为婴儿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母子处在一种相互满足的共生关系。
3岁左右,男孩开始面对和母亲的长时间分离,这会使男孩感到十分焦虑,表现出烦躁、睡眠差、攻击行为、退缩且缺少活力等,严重时甚至在感情上封闭自己。
到了6岁,男孩开始幻想自己成为超级英雄,更愿意和父亲或其他男性在一起,试着去模仿他们。在这个阶段男孩可能会时不时的制造一些麻烦,似乎在挑衅规则/父亲的权威,引起父亲的注意,实际上男孩可能在通过冲突的发生寻求和父亲的认同。而并非真的为了破坏和被惩罚。
12岁以后,男孩进入了快速发育期,这个阶段的男孩可能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好辩论、不耐烦,甚至离家过夜等。会对父母、老师和成年人更多不满、不屑,甚至感到失望,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去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愿处处依从于父母。
家有男孩,父母如何陪伴他们成长呢?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汉。
在男孩的一生中,父子关系一直非常重要,不管这个父亲是怎样的,都会真真切切地影响着他们。
心理咨询的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场景:
1
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因自卑、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沉迷游戏,准备休学,被父母要求来做心理咨询。男孩低头、不语、有些紧张,爸爸急切的开始谈孩子的情况,不时数落男孩种种不好,甚至不允许男孩及母亲讲话,男孩就一直沉默。爸爸似乎变成了男孩的代言人,而咨询师直到访谈结束也没有听到男孩自己的表达。最后,父母十分焦虑的询问:“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自卑?为什么不爱与人交往、不想上学?”
类似场景的呈现,似乎都是孩子的问题,父母都十分愿意帮助孩子,却又不知道如何做,只能来向咨询师要方法。
而孩子的表达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例如孩子会说:
从小到大,妈妈总在不停操心、唠叨,爸爸常常在加班,回来就是玩手机,也不愿陪我玩。
父母除了关心我的学习情况,根本不在乎我的其他想法。
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有什么意义?我甚至都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看着他们(父母)就烦,我早就想搬出去住,只是他们一直不同意。
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象:
首先,父亲们好像不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不了解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有怎样的特点?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需要什么?他们面临怎样的困难?
其次,一些父亲似乎根本没时间陪伴孩子,不能和孩子一起面对各种困难,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时常的缺位,男孩没有一位可以模仿或认同的男性形象存在,而父亲却要求男孩像个男人一样。男孩陷入了内心的冲突与迷茫,不知所措,他们“病了”。
与父亲接触少、不被父亲肯定的孩子,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人际交往不顺利,被称为“缺少父爱综合症”。
美国人布兰肯霍恩在《得不到父爱的美国》一书中认为,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得不到父爱的男孩以后更易产生暴力倾向、受到伤害、陷入困境、在校成绩不佳,而且在青春期时更有可能加入不良团伙。
最近观影《银河补习班》,影片中的儿子,一个被老师认定“差根弦”、被校长“勒令退学”的孩子,因为父亲的接纳、肯定、陪伴和坚持,并告诉他“你一定可以!”“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儿子在文具盒里悄悄写上这几个字:爸爸,我要和你一样,永远不认输。最后这个儿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一般来说,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后,会以自己性别相同的父母一方为榜样,男孩会把爸爸作为榜样,女孩则会把妈妈作为榜样。男孩从父亲身上,建立性别认同感,他会观察并模仿父亲的语言、行为。从父亲那里学到坚强、自信、宽容、敢于探索等品质。他们跟随着父亲,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俄狄浦斯冲突的描述,男孩潜意识是想占有妈妈的,于是就与爸爸竞争,抢夺妈妈,这种欲望又会让他恐惧,担心会被爸爸报复和惩罚。于是,他的身心都充满着焦虑,弗洛伊德把这个焦虑称为“阉割焦虑”。如果爸爸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很严厉、很苛责,说教批评很多,那么小男孩一定会认为,我想的就是这样的吧,我说爸爸会惩罚我吧。于是小男孩通过抑制自己的攻击性,来避免惩罚,这在日后会让这个男孩害怕竞争,退缩在安全的范围里,不敢突破限定,永远保留着俄狄浦斯冲突。
如果父亲温和、关爱而且很有耐心,小男孩就会通过父亲传递的爱和非报复性的态度,能够用适当的内疚和爱来调和攻击性,不会惧怕自己的攻击性幻想。他能保留竞争的实力和勇气,在未来的生活中,敢去突破限定,具有创造性。
某种程度上,母子关系是一对带有悲剧色彩的矛盾。它需要母亲付出最炽烈的爱,而爱的目的却是帮助儿子离开她,获得完全的独立。
——弗洛姆
我们前面提到,婴儿时期,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很小,都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提供:奶水、抚摸、拥抱……和母亲的关系最紧密,是共生融合的关系。但是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慢慢形成,男孩和女孩的区别逐渐出现,他们需要和妈妈的亲密,也需要和妈妈的分离,这时,妈妈要适当的允许孩子的分离需要,腾出更多的空间给爸爸,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孩子足够的安抚。如果这种共生关系不被适当的分化,就无法发展出健康的自我。对于男孩来说,由于对母亲的过度依恋,则不能安心的去认同父亲的象征功能。
二元关系在自然发展中,必然会朝向三元关系。在母亲与婴儿的二元关系中,父亲作为一个支持性的背景存在,同时也有第三者插足的功能。父亲的介入,将促使母亲和孩子更顺利健康自然地分化,帮助孩子分离个体化过程的完成。
不过,在很多的家庭中,究竟是父亲主动缺位,还是被母亲挤出位置?他们本身夫妻关系有没有什么问题?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冲突?等等。所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
在家庭里,父母的角色、位置和功能决定了孩子的角色、位置和功能。
父母功能失调,比如母亲对孩子总是特别操心、保护,孩子的功能就会变弱甚至失功能(有人操心我还操什么心呢);父母冲突或缺失,孩子在家庭里常常承担着父亲或母亲功能不全的部分(补偿),比如爸爸不在,我来代替爸爸照顾妈妈。
总之,父母不在正常的角色和位置,孩子就无法处于正常的角色和位置,当然无法轻松安全的只是做他自己。而这时,孩子就出现功能不全的状态了,如学业困难、人际困难、情绪障碍等等,然后就又出现了类似前面例子里焦虑的父亲和母亲……
作为男孩的父母们,如何陪伴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健康、成熟的男人?他们一直在探索和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