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剧透,可先行看剧,再回来阅读)


《生命不息》全剧4集,短小精悍。BBC出品。

故事很简单,一个叫乌苏拉的女孩,不断地死去,又不断获得重生。


乍一看,故事很像2004年的《蝴蝶效应》,蝴蝶的振翅,会引起飓风。一个小小的改变,可以带来巨大的影响。据说导演拍了好几个版本的结局,都播了出来,启发世人自行思考。其中一个结局是小婴儿在肚子里杀死了自己,一切和他有关的故事,将不再发生。这个结局让我印象最深刻,却也最迷惑不解。


《生命不息》却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看见了答案,却无法得到答案。


导演和编剧将故事讲的不紧不慢,层层递进,每一层,都既独立,又相关。


故事的第一层意思:关于生命本身,我们能活下来就非常了不起。


乌苏拉在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就死去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死去,她活下来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变长,3岁、6岁、10岁、15岁、18岁……甚至有一世她活完了全程。经历过溺水、流感、陷害、车祸、战争……这一生可安稳度过,实属不易。


第二层意思:关于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这个词被看到并命名出来一百多年了,但凡对精神分析有所了解的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一次次的死亡就象征着人的一次次的强迫性重复。


※ 强迫性重复,会在我们生活里以各种形式出现。使我们不断陷入困局。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个重复,我们没有清晰的记忆,但是我们有感觉,那种模模糊糊的,根本说不清楚但却存在的东西。这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在一开始,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就像乌苏拉虽然隐约感觉到了危险,却还是和姐姐再一次一起下水,幸亏远处的画家及时相救。两次溺水,导演设计的场景有些许的不同,但事情却还是发生了,这就是强迫性重复的特质,外在的环境并不能阻止循环的发生。除非有人真的看到危险。这个人,可能是经历过一切的前辈,并且已经获得了清晰的意识,同时,时间条件允许他做出反应,对方还得听劝;也有可能只是恰巧路过的陌生人,这就是运气。但很可惜,很多时候所重复的事件并不像溺水这么显著。很少有人可以看到循环的发生,而这些不强烈的感觉,常常被定义为:想多了。来做咨询的孩子们,尤其是抑郁的孩子,常常形容自己在水里拼命挣扎,却无法发出求救的声音,或者发出了求救信号,却久久没有回应。同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心里无数遍地上演,却无人问津。所以最有可能救自己的,是经历过一切后还活下来的自己。



※ 当感觉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乌苏拉10岁时,因为感觉到了强烈的危险而选择把女仆推下楼梯,避免了她从伦敦带回来的流感病毒把自己和房子里的其他人害死。从外在行为来看,这当然是很糟糕的,她毫无理由地害得女仆断了一条腿。但,我相信坐在屏幕前,看过前面故事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行为非常合理,虽然它并不符合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乌苏拉的妈妈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就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他们看起来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也依然无法理解孩子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时候。更因为,父母自己也无法说清楚自己内心在经历什么的时候。乌苏拉没有清晰的记忆提供帮助,于是她的行为先行启动了。这是她第一次用强烈的行为主动自救。和乌苏拉一样,大多数做出奇怪行为的孩子,都是在用行为“求救”。不管是婴儿期的“夜哭郎”;还是幼儿期的“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被定义为不听话,不懂事;亦或者到了青春期的过度“叛逆”,被定义为不懂感恩。这些行为都是在求救,并希望获得关注,希望可以被沟通。那有人会反问,为什么孩子不来找我们沟通,反而要我们主动呢?这一个问题把“抚养”和“被抚养”的颠倒关系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孩子没有在关系里感受过被听到、看到和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出来,实现良好的沟通。到了出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只能用从家长身上学到的无效沟通方式来呈现内在世界。就像所有家长都会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自己并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也没有感受过好好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的“沟通”无异于盲人摸象。


但好在,乌苏拉的妈妈感受到了女儿需要获得一些她没有,但又很急需的帮助,并决定冒个险,让她去尝试当时还很新的心理治疗。家长的种种不足,也都是没办法给予自己没有的东西,但只要愿意,开始尝试学习,开始看到自己的不足,便可以看到孩子的需要。这是一切良好循环的开始。


※ 我们在初期尝试去改变强迫性重复的时候,会显得莽撞,不合时宜,甚至超出常规。


针对不合时宜的行为,我们自然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我们为自己争取了活下去的勇气。这些代价就像我们身上的症状,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痛苦,却让我们活了下去。包括抑郁症的“想死”,也是为了能够活下来,但这个话需要真的被人听懂。想死的他需要被真的看到。


一切的努力,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哪怕很轻很薄。


※ 乌苏拉经历了一世又一世,她依然无法说清楚答案是什么,却在寻找答案这件事情上变得越来越坚定。


坚定的选择去剑桥学哲学,探索“我从哪里来”“这一切是否是真实的”,坚定的来到德国。选择去寻找答案痛苦吗?答案很显然是肯定的。但乌苏拉有了“宁愿痛苦,也不要麻木”的决心。很遗憾,如此的坚定,却在爱情的温柔那里停住了脚步,爱情让她获得了幸福,也忘却了再次来到德国的目的。爱,可以滋养内心,也可以让人驻足,而强迫性重复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无视它的人。如果身陷温柔乡,破坏的力量,会慢慢滋生,当爱随风消逝,甚至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剧中安排了二战。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但同时也是家庭关系爆发战争的隐喻。战争必定会在那个点爆发,我们终将孤立无援。只有真的相互支持的两个人,才能幸免于此。而真的可以支持对方的那个人的力量来源,一定和对自己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幸运的是,我们无法阻止世界的战争,却可以无限接近的那个成功阻止内在战争的自己。


※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有很多东西在内在潜意识操控着我们,却始终无法清晰的回忆起来。这时候,我们尤其痛苦。


这一世,弟弟的飞机再一次被击落,女主崩溃了。本来,一切看起来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女主前半生活得越来越贴近她自己的意愿,没有被害死,也没有再遇到渣男,却依然无法改变因为战争要失去最亲密的弟弟这件事。有的事,一定要发生,不以一切因素改变。于是,乌苏拉明明知道有事会发生,却无法获得确切记忆,因此痛苦不堪,甚至不得不进入疗养院。疗养院里,她曾经的精神科医生来探望她。他依然包容,包容一切世界给予的,不论好的坏的。但,乌苏拉在对话后,她确认了一个关键点,她不再怀疑自己来过这个世界,她确信她的死亡可以重生。于是我们看到女主走上台阶打开窗的神情,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精神病人,但是她的脚步如此坚定,在她说出“是你没有选择”时,她就清楚的的知道,“死亡”无法真的“杀死”我。如果我主动去分析自己,将会获得不一样的结果。主动去尝试进入强迫性重复,就是她的选择。


※ 核心记忆终将被唤醒和被重建。


她终于带着记忆回来了,她目标明确,行动坚定地完成了她认为一定可以留住弟弟的刺杀行动。哪怕在那之前,他看到了上一世如此相爱的丈夫,也没有丝毫犹豫。但是,又一个但是,战争还是爆发了,弟弟还是离开了。当哥哥再次走进乌苏拉的办公室告诉她这个消息时,乌苏拉依然痛苦着,但却相对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当我们明确知道自己已经做了所有努力,才会在强迫性重复再次发生时,平静应对。强迫性重复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但我们会和它相处得越来越顺利,甚至可以成为朋友。



第三层:关于万物规律。


“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句话,既简单又深刻。如何定义可以改变的?心理医生向乌苏拉的母亲解释心理现实即现实的台词里:“也许这是某种神经的反应,但她的感觉,就是她的感觉。”这一切标准和我们的反思能力有关,反思能力又与我们如何被对待有关。在这里,可以绕回到如何让一个孩身心健康的成长,要说的太多,有机会再聊。


关于故事里的很多巧思,每一次,乌苏拉死的时候,都有雪花飘落,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就像冬天,万物“死去”,却也预示着终将“复苏”。我们的每经历一次强迫性重复,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提示,就会更有机会去化解它。


还有乌苏拉被困在德国,和女儿去寻找食物的路上,看到了一只栖息在瓦砾堆中的孔雀,看起来很漂亮,女儿很疑惑,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孔雀,乌苏拉回答:“炮弹炸开了动物园,很多动物都跑出来了。”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是孔雀?于是去查了资料,原来“元首先生”拥有一个庞大的鸟类养殖场,如果一只孔雀死去了,他会伤心得掉泪。但却心安理得的埋葬的几十万生灵。何其讽刺!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是乌苏拉,去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但还是不能如愿,于是心生怨怼;但慢慢会发现当下的仁慈、善良、怜悯的一切美好道德的文明形象,却可以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里麻木不仁到心狠手辣。强迫性重复的“时空性”让我们有机会在人生的莫比乌斯环中不断发现自己不同的面向,不断的认识和整合出属于自己的完整人格主体。


最后一幕,乌苏拉被父亲送上了回伦敦的火车上,父亲经历了一战,却从不谈起它。但他是全剧唯一可以说清楚生活的意义的人。乌苏拉被父亲非常不舍地送上火车。火车鸣着笛,有节奏的,缓缓的在向前开去,火车流畅、顺遂、没有包袱的一往无前。乌苏拉深吸一口气,整个身心完全放松,一同向前……



作者:唐珑格 

武汉忠德心理医院心理治疗师

从业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