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筱


咨询室里放了两盆绿萝,不知它从何时开始已经存在,听说绿萝是很好养的植物,我便只是按部就班的给它一周浇水1-2次,而它们也以缓慢的速度生长着,冒出的新叶似乎在提示着无需让人担忧的信号,能熬过阴冷的冬天,大概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吧。春天的脚步终于如期而至,其中一盆绿萝却开始出现接二连三的枯叶,打扫卫生的大姐一语道破真相:没肥了。而另一盆绿萝,虽没有那么惨,只是在众多绿叶中有那么一两片黄叶,但我也会注意到每次浇水的时候,花盆里的“哗啦”声提示着水只是穿土而过渗漏在了盆下部的空隙中。后来才知道,这应该属于土壤板结,系土壤中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之后出现的情况,容易导致烂根叶黄等现象。


看着两盆绿萝,不禁让人联想到似乎这个过程和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有着某种类似。养一盆植物尚且需要花心思对待,如果是父母养育孩子,情况大概会复杂无数倍。


作为养育者,有时容易在想当然的思维中忽略了孩子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养植物,人看上去是作为一个绝对的主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何时浇水修枝、如何摆弄装点,毕竟眼前的植物并不会发出它自己的声音去反对什么,这个养育的结果也只有在时间的过程里才会得到检验,或是开花长叶或是枯萎凋零。尽管植物默默无言,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每一株植物有着自己特定的对于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和喜好,就像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性格和敏感性要求。而一个自以为是的养育者往往并不感兴趣于对象需要什么,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填充、塑造、改变对象,很多这样的养育者带有明显的自恋特质,要么看不到别人的需求,即使看到了,也并不把别人的需求当一回事。另外一些养育者则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创伤经验,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孩子发展他的主体性。


作为被养育对象,他们会用自己的反应来表达与外界互动的结果,只不过很多时候,在这样的反应在变成“问题”之前,并没有引起养育者足够的重视。养育的过程最初在每个小家庭中无形地发生着,随着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展开,当他走出家庭,进入到学校、社会,有了更多的空间,原先在家庭中无法表达的问题可能会在其他空间得到表达。等到孩子出现学习障碍、或是表现出行为问题、或是有明显抑郁焦虑情绪,等到家长被学校老师约谈、被建议去看精神科或做心理干预,家长才看到他们的孩子好像碰到了一些难题。


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经常能看到这些养育不良的结果呈现: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或许早已无法从学习、生活中吸收“营养”,他们好像只能靠自身的“黄叶、枯叶”来告诉大人他们的心灵成长受到了阻碍;一些在父母眼中叛逆的孩子,他们的心理世界看上去就很像已经“板结”的土壤,任凭父母怎么浇水,那水也无法在土壤中被充分吸收,只会一边进水,一边出水;还有一些孩子,或许心心念念期待的是将根系深深扎入土壤之中,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却奈何碰上一个有限的“栽培盆”,被圈在小小的范围中……



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什么会是好的养育?


也许是安全的呵护、营养的给予、坚定的陪伴、细致的观察、小心的试探;也许是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不把他当成是父母自身自恋的延伸,不用父母的价值去塑造孩子的发展,不是“长大了只能上重点大学”,“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也许是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接纳孩子的长处与不足,而不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去物化孩子,不以学业、事业的成就论高下……也许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具体而微的可复制措施。


经常会有父母向心理咨询师征求指导意见,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孩子相处,他们或许忘记了自己才是在孩子生命里最贴近的那个人,如果说心理咨询师真的能给到父母什么帮助的话,大概也就是帮助父母意识并提醒他们承担起自己的养育功能,这或许是与人类的繁殖本能并存的另一种天赋,而很多父母容易忘记这一点,曾经他们因为大人的身份而对小生命自信满满,此刻他们垂头丧气仿佛他们是沮丧的孩子。养育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惊喜与受挫交替发生着,不仅在孩子心中,也在父母心中发生。父母如何面对挫败也直接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挫败,如何看待父母。挫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种感受的回避、否认、扭曲阻碍了大人本来可以思考,可以尝试找到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就像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带着问题而来访的孩子或者是那些内心发展停留孩童阶段的成年人时,并不会使用什么神奇的魔法,也只是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松松土,除除虫,浇浇水,为来访者的自发成长提供空间,始终不失好奇之心,对不确定的结果保持开放态度。即便这些来访者会迟到、缺席、表达对咨询师的不满与失望,咨询师仍会尽可能地去接纳与思考,而不是被表面问题缠身,或是因为感到失望无助而停止对来访者的理解。


如果养育者也愿意相信种子的潜力,相信自己的功能,通过良性互动为生命的发展带来滋养,或许每个孩子能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绽放方式。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