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性格发展


图片


精神分析的性格发展理论自创立以来不断发生变化,反映了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每一个新的重大发展。这些发展都为性格形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知识。随着视角的每一次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对构建于精神分析情境中资料的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强调。然而,正如Stein(1969)和Baudry(1984)在这方面所指出的那样,并没有出现一致的性格发展理论。


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性格的定义。如果从全球意义上解释,我怀疑是否有任何精神分析理论有可能从本质上包罗万象。并不难确定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关于性格是什么意思,几乎没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不是一个精神分析的概念。这是一个外行人的概念,我相信,为了实际的目的,最好还是保留外行人的性格概念。


如果我们翻字典,我们会发现“性格”这个词有十多种解释。在《韦伯斯特美洲语言新世界词典》列举的几个定义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下列几个:(1)显著的标志;(5)显著的个性特征;(6)基本素质、秉性;(7)个人的行为模式或个性(区别于他人的),道德结构;(8)道德力量、自律、刚毅;(9)声誉。在这个列表中,我们关注的似乎是定义1到8,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构成了个人声誉的背景。但任何排除“声誉”的定义都是误导。一个人对自己性格的主观评价,以及他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对自己的了解,在许多方面可能与他人对他性格的看法不一致。正如 Erikson(1968)所指出的,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性格本质是由外部定义的,代表了他人如何感知一个人的性格和人际关系,这成为导致一个人的身份具体化的过程的一部分。这种描绘人物性格的方法强调重复的、可观察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模式,这些模式或多或少是可预测的、可预期的,并具有个人的特征。


图片


在实际经验中,这种观点的范围可能非常有限,因为它们倾向于强调一个或多个使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显著特征的重要性。在社会环境中,这种对性格的描述包含了对个人的判断,有时是微妙的,有时是明确的。一种极端的形式出现在潜伏期的孩子给他们的同伴取绰号的方式上。关于个人性格的一系列判断可能会在令人钦佩、可接受、令人厌恶间波动,但是当一个人对他人的性格进行评估或描绘时,某些判断因素又是确定的。


所有这些都与精神分析过程中性格概念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在早期,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在力比多的变化背景下阐述了人物性格。性格的发展被看作是本能转变的特殊变迁。性格特征被认为是性欲释放的唯一方式。性格发展中最重要的遗传因素是固着,一种对某种力比多满足需求的坚持或执着,这是由童年时期过于强烈的本能驱动禀赋和过度或不足的本能驱动满足的影响造成的。因此,性格特征代表了本能固定的衍生表达。弗洛伊德(1915)描述了肛门性格,将诸如节俭、清洁、守时等特征,以及它们的对立面描述为肛门驱动力的特殊变化。Abraham(1924)、Fenichel (1954)、Lewin(1950)等人一方面将肛门性格与口欲期特性做了联系,另一方面联系到了贪婪、悲观、乐观。类似地,雄心勃勃的奋斗也与性蕾期性欲有关。


当弗洛伊德(1914)阐述自恋的概念时,他确定了女性性格的典型方面,例如,作为自恋的衍生表达。在这方面,Wilhelm Reich (1933) 使用阳具自恋性格的概念作为他研究性格防御的出发点。


事实上,正是来自性格特征和抑郁研究的临床证据,促使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驱力理论,并赋予攻击性与性欲同等的角色。他对抑郁症患者的低自尊和自我贬低感到震惊。此外,对受虐性格的分析表明,个体是如何转向攻击自己的。在(由内疚感引起的)犯罪者,被成功摧毁的人,以及例外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显的内疚和自我摧毁的演变。尤其令弗洛伊德震惊的是那些道德受虐的案例,相较于其他类型,代表着对精神分析疗法进步的严重挑战。这些人不断用自己的良心折磨自己,他们的心理动力可以被解释为从真正的道德倒退,对男人来说,是一种负性的俄狄浦斯情结。总的来说,在这些案例中,攻击都是针对自身的,是对殴打幻想的实现。这一现象再次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强调了心理内部冲突的重要性。投射、内射、认同和退化等机制都在努力减少心理内部冲突的后遗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导致弗洛伊德重新概念化了他的心智模型。事实上,这些考虑预示了结构理论。


图片


在这种新的背景下,一个性格特征不再代表简单的释放现象。一种性格特征也有其他的功能,经过分析,可以揭示在个人的历史过程中,本能的驱动力是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防御策略而转变的。性格特征是个人心灵历史的一部分,是他客体关系的历史,甚至是他所处社会的历史。这是安娜弗洛伊德(1935)在对教育过程进行一些精神分析观察时所强调的一点。她指出,每个社会都试图塑造新一代成员的性格结构,使个人的个性与特定社会的目标、理想和功能相适应。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一种特定文化如何从其经验中强调某些更被偏好的模式,以解决无处不在的童年冲突。社会所看重的,它所珍视的,它试图构建到年轻一代成员的性格结构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程序,宗教教育,神话和文学被纳入其中。社会上伟大领袖的形象,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被作为自我理想,作为塑造性格过程中身份认同的榜样。与自由、独立、民主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性格特征与适应威权、极权或法西斯国家生活所需的性格特征大不相同。


在这种研究性格的新方法的背景下,认同的过程成为精神分析理论里关于性格发展和教育的中心,并且这种观点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直到现在。根据这种方法,解决冲突的首选方法是根据家庭内养育子女的作法和经验的性质提出的,即通过惩罚和奖励,以及倾向于促进与父母认同的方法。弗洛伊德(1914)强调,自我是作为早期客体关系的沉淀产物。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些客体关系必须放弃或被认同所取代,而这主要是性格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简单的法则,但不幸的是,它并不总是符合临床和发育观察。对于升华过程(Kris,1955)和超我的形成(Ritvo 和 Solnit,1958;Ritvo,1972),这当然是正确的。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生活的原初客体的哪一方面将用于身份认同的过程是很难确定的。许多因素起着作用。与原初客体的联系的力比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它并不总是最终导致身份认同。在人们能想到的所有培养认同感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几乎不是最可取的一种。可以肯定的是,幼年时期受到虐待的儿童很有可能成为虐待儿童的人。与攻击者认同是诱导认同的最有效机制。因此,虽然Spitz(1965)等人指出,人类个体有一种天生的模仿和认同重要的原初客体的倾向,但人际关系的哪一方面最终会形成性格特征是很难事先知道的。在这方面,他的观点与上文提到的Kris的观点一致。


图片


还有另一个微妙但重要的认同因素,在某些类型的犯罪分子中起着作用。这种情况发生在成长中的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明显性格和态度,而是认同父母身上的某些微妙地传递的,通常是无意识的指令,这些暗含的赞许态度和行为表达了父母身上被压抑的、反社会的冲动(Johnson and Szurek, 1952)。这种相互作用可以被表征为代理的行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性格反应和性格特征的持续存在表明了某些无意识冲突持续的动力过程。性格是在各种各样的妥协中发展出来的,这些妥协被动员起来,以减轻心理内部冲突的不良后果。针对同一冲突,可能会形成许多不同的妥协形式。有些可能表现为症状、升华或性格特征。我发现,通过专注于持续的无意识幻想,来概念化这一过程是很方便的,这种幻想阐明了解决某些无意识的童年本能冲突的原始尝试(Arlow, 1969)。人们在分析情境中观察到的是特定无意识幻想的衍生表现。持续的无意识幻想创造了一种心理设置,在这种心理设置下,感知数据被感知、解释和回应。愿望保持不变,但衍生的表达方式随着个人的成熟而增长和变化。借用文学中的一个比喻,可以说能看到同一个情节在不同的场景及与不同的人物上演。


即使在无意识本能冲突的衍生物的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中,人们也可以观察到一系列不同强度的妥协形成,从自我协调的,正常的到自我失调的,病理的。因此,举例来说,人们可以比较从一种冲突中产生的不同衍生表现,这种冲突源于一种无意识的幻想——希望利用自己的污物进行破坏和杀戮。妥协的形式可能是一种整洁的性格特征:更极端的形式是强迫性清洁或强迫性仪式;最极端的是产生下毒和中毒的精神病妄想。将性格特征视为妥协的形成,我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看到在性格特征的构建中,对冲动、防御、超我功能、感知现实的表征形式。


图片


不只是驱力因素的强度决定了无意识幻想愿望的冲突可能产生的妥协形成的不同模式。例如,在童年时期,一个病人非常崇拜他父亲和他哥哥的阳具力量。不知不觉中,他幻想他可以通过在口交过程中结合阳具来获得他们的威力。在无意识地追求这种愿望实现的过程中,患者会依附于有权势的人,就像一个吉祥物式的学徒一样顺从他们,但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他们的技能和力量,希望最终超越他们。同样的无意识幻想愿望的另一种衍生表现形式是强迫性饮酒、饮食和吸烟。吉祥物式的性格特征证明在促进病人的教育和专业敏锐性方面非常有用。另一方面,他无法控制饮食和吸烟,这是最不利和令人不安的。因此,出于一种通过屈服获得力量的普遍的无意识幻想,产生了一种性格特征和一系列症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描述上,这个病人的问题属于口腔问题,但从遗传学上讲,他的问题与俄狄浦斯、性蕾期有关。


Wilhelm Reich(1933)是那些强调性格作为一套持久防御机制的分析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描述某些角色结构的术语类似于战斗中使用的装甲。在很多方面,他对性蕾期、自恋性格的描述构成了精神分析研究性格发展问题的转折点,因为它表明,在理解性格如何发展时,需要考虑多少不同的因素。Reich关于性蕾期、自恋性格的概念不仅包括早期本能层面的固着、恋母情结冲突和阉割焦虑,还包括自我在减轻不快,发展自我理想和自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需要注意到由许多不同的病因学原因最终汇聚成一种性格特征,这一想法与Waelder(1936)的多重功能原则是一致的。此外,这种方法还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在分析童年时期无意识的本能冲突之前,有必要了解和分析病人性格结构的本质。因此,性格分析成为精神分析技术的核心原则之一。


虽然性格分析仍然在当今精神分析实践的中心议题中保持了重要角色,但仍然有许多不同的性格特征的性质和发展理论。近距离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总的来说,不同的观点都强调可能导致性格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病因因素。通常,它们反映了不同作者对发病机制问题的看法(Arlow, 1981)。根据他们认为在病因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分析家会强调母亲养育不足的后果,缺乏同情心的儿童照顾,分离-个体化的困难,与原初客体的不良关系的后果等等。最终,所有这些似乎都促成了儿童时期本能冲突的解决或未能解决的具体方式。反映出不同而又平行的路径来理解性格,反映了一个更复杂的概念,即性格和性格特征如何嵌入到个体的整体人格中,它们如何阐明客体关系总体的变迁,它们是如何作为具体的、往往是复杂的、无意识的幻想的衍生物。一个性格特征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独立的变化的一个特殊的本能驱动。正如前面提到的,它反映了个人历史的整体。


图片


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原则。在一系列清晰而深入的临床研究中,A. Reich详细阐述了女性极端顺从(1940)、女性自恋型客体选择(1953)、自尊调节的病理方法(1960)和怪诞喜剧人格(1949)等特征的起源和意义。这些研究都细致地论证了多重功能原理在性格特征发生中的作用。在对这些患者的分析中,Reich“指出了自我驱动、环境影响、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和超我的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最终导致了人类人格的复杂结构”(1958)。


在对某些性格特征的研究中,Arlow (1971) 提出了性格倒错的概念,这是一个类似于性格神经症的概念。在性格神经症中,性格特征取代了先前的神经症症状并成为它的替代品。在性格倒错中,性格特征代替了先前的倒错或倒错倾向。在性格倒错中,同样的防御因素在倒错的情况下被调动以遏制焦虑,构成倒错性格特征的结构。所描述的性格倒错包括不切实际的性格、小骗子、诈骗者和恶作剧者。后者可以作为例子来说明性格倒错的概念。通过歪曲某些能够引起焦虑的特定情况的真实性质,当他能够展示出一种骗局性质的情境时,恶作剧者会体验到一种掌控感和满足感。潜在的陈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看起来危险和威胁的东西,经过严格的检查,在完全揭示时是安全和无害的。在这种类型的患者中,通常在潜伏期结束和稍晚一些时有短暂的易装癖病史。异装癖中传递出一种确切如下的意思:表面上看起来是女性的东西,即没有阴茎的生殖器,并且具有威胁性,结果(当你掀起裙子时)是男性的,阴茎的,未阉割的。不切实际的性格和小骗子与恋物癖有着相似的联系,而诈骗者在他的商业交易中表现出被动、顺从型同性恋者幻想的阉割愿望。


最后一个被添加到神经症性格和变态性格列表中的是Frosch(1970)描述的精神病性格。正如人们所怀疑的那样,在这种类型的人格中,性格特征会避开并隐藏潜在的精神病过程。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大多数的讨论都是针对那些在个人身上产生一定程度不适的性格特征,或者那些在观察者看来是不寻常的,也许是特殊的性格特征。在治疗过程中,异常张力特征自然会引起患者和分析者的更多关注。这表明,关于正常性格特征的作用和功能,还有很多东西有待研究。许多这样的特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无可否认,与分析不寻常或不正常的性格特征相比,获得关于它们的材料似乎要困难得多。



References

Abraham, K. (1924) The Influence of Oral Erotism in Character Formation. In Selected Papers on Psychoanalysis.London: Hogarth.

Arlow, J. A. (1969) Unconscious Fantasy and Disturbances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Psychoanal. Q., 38: 1-27.

Arlow, J. A. (1971) Character Perversion. In I. M. Marcus (Ed.), Currents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Related→] Y

Arlow, J. A. (1981) Theories of Pathogenesis. Psychoanal. Q., 50: 488-513.

Baudry, F. (1984) Character: A Concept in Search of an Identity. J. Amer. Psychoanal. Assn., 32: 455-477.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in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enichel, O. (1954) Psychoanalysis of Character. In Collected Papers, Second Series. New York: Norton.

Freud, A. (1935) Psychoanalysis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Young Child. Psychoanal. Q., 4: 15-24.

Freud, S. (1914)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Standard Edition, 14: 73-104.

Freud, S. (1915) Instincts and Their Vicissitudes. Standard Edition, 14: 117-140.

Frosch, J. (1970) Psychoanalyt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Psychotic Character.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8: 24-50.

Johnson, A. M., & Szurek, S. A. (1952) The Genesis of Anti-Social Acting Out in Children and Adults. Psychoanal. Q.,21: 323-343.

Kris, E. (1955) Neutralization and Sublimation. Psychoanal. St. Child, 10: 30-46.

Lewin, B. D. (1950) The Psychoanalysis of Elation. New York: Norton.

Reich, A. (1940)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analysis of Extreme Submissiveness in Women. Psychoanal. Q., 9: 470-480.

Reich, A. (1949) The Structure of the Grotesque-Comic Sublimation. Bull. Mennin. Clinic., 13: 160-171. [Related→] Y

Reich, A. (1953) Narcissistic Object Choice in Women.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 22-44.

Reich, A. (1958) A Character Formation Repres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nusual Conflict Solutions into the Ego Structures. Psychoanal. St. Child, 13: 309-323.

Reich, A. (1960) Pathological Methods of Self-Esteem Regulation. Psychoanal. St. Child, 15: 215-232.

Reich, W. (1933) Character Analysis: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 for Psychoanalysts in Practice and in Trainin. (trans. T. P. Wolfe). New York: Orgone Institute, 1945.

Ritvo, S. (1972) Outcome of Predictions in Superego Formation. In S. Post (Ed.), Moral Values and the Superego Concept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Related→] Y

Ritvo, S. & Solnit, A. J. (1958) Influence of Early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on Identification Processes. Psychoanal. St.Child, 13: 64-85.

Spitz, R. (1965)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Normal and Deviant Development of Object Relations.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Stein, M. H. (1969) Problem of Character Theory.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7: 675-701.

Waelder, R. (1936)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 Function: Observations on Overdetermination. Psychoanal. Q., 5: 45-62.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