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红丽


牛年春节过后,初七恢复门诊,略有不同的是,这几天不断有来访者和我谈起电影《你好,李焕英》,也不断有来访者说出类似的一句话:可是我的母亲不是“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大年初一上映,是贾玲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李焕英而拍摄,剧中饱含她对妈妈深深的思念,和极力想要弥补的遗憾。贾玲以电影的方式让母亲重生,也传播了母亲的名字——李焕英。影片看哭了很多人,人们被她们的母女情深打动,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和母亲的身影……


我的来访者说:“我很感动,但也很悲伤,我的母亲不是‘李焕英’,却是这样的……”


 

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啊?


因为妈生了你啊!


影片中贾晓玲的妈妈是这样对孩子说的,我的来访者告诉我,他(她)的妈妈在他的成长中,笑的时候很少,常常对他(她)说:“我怎么就生了你呢”,“生下你就是一个错误”,“做你的妈妈真是倒霉”等等。


图片


一个人对于自体得到认可是渴求的,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特身份是渴求的。杰出的精神分析师海因兹·科胡特说:那令人焦虑的、恐怖的、完全令人动弹不得的自体破碎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对个体自尊产生侮辱的情景中。


当一个人身份受到威胁,自尊受到侮辱,并被体验为无法控制时,个人的自体将会出现破碎。因此,由失望产生的暴怒被指向了自体,这也暗示了个人可能会从对现实生活的应对中撤出。他们往往难以承受对时间的体验并有人际关系的问题。其范围从轻微的尴尬开始,一直到折磨人的羞耻感和自我的厌恶,甚至感到恐惧和绝望。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被看作有价值的、值得珍爱的个体,孩子的一生都会缺乏自体的感觉,因而逐渐发展出所谓的"自体障碍"。这些自体障碍的创伤来自于儿童早期没有从照顾者那里得到作为一个客体应有的重视、肯定和关怀,甚至是遭到虐待,导致他们的自体经验很少,也只有很低的自我价值。


图片


 

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影片中贾晓玲的妈妈是这样对孩子说的。我的来访者说,他(她)的妈妈却常对他(她)说:“你怎么哪方面都不行”,“你太差劲了”,“我对你很失望” ……


很多人并不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但控制和要求常常让人委屈不安。很多人会隐隐觉得“只有优秀,我才会被接受、被爱,才有活着的价值”。


一个好的母亲,她不用自己的欲望去代替孩子的需要,不把自己的焦虑,变成孩子的焦虑。


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是一种尊重孩子自我成长的态度,而非全权取代、控制其生长。


焦虑的母亲,往往无法给孩子创造出连续性的抚养信号,不稳定的情绪,不能持续一致的日常生活,会让孩子产生迷惑和不解,孩子会把这些无法解释体验整合到自己的内心,变成属于自己的感受,形成初级的自我认知。当不完整的体验太多,整合将变成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而孩子将持续在一种无边无际,无法理解的状态,于是,焦虑会成为自己成长的主线,这将是一件很不幸的事。


图片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那你得等我


影片中贾晓玲的妈妈是这样对孩子说的。我的来访者说,他(她)的妈妈却对他(她)说:“你将来肯定考不到好的大学”,“肯定找不到好的工作”,“你不可能有出息的。”


孩子如果不能感受到母亲身上带给自己可确信的东西,就会让他陷入巨大的疑惑和怀疑中,且无法自行消解和应对。于是,当他把对母亲巨大的不信任整合到自己的认知里后,他会逐渐把这些不信任带到今后的生命里程。


他们会怀疑外面的世界,怀疑身边的人,怀疑自己,最后对一切都无法信任,惧怕成长,恐惧未来。


图片


 

妈,我拉裤兜子了!


影片中贾晓玲的妈妈说:“那咱年纪小为什么还能跟哥哥姐姐们一个班呢?是因为我女儿最聪明了,是不是?”


我的来访者说,他(她)的妈妈却常对他(她)说: “你怎么搞的呀?我都教过你多少遍了,真烦人!”


成人虽然非常热爱儿童,但在他的内心仍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本能,总担心自己的安宁生活和积蓄会被污染或打碎、被下一代破坏,所以会不自觉地阻拦儿童的活动,责罚孩子的纠缠或者过错,这种防御本能是一种缺乏理性和贪婪感的结合。(《童年的秘密》,2002-6)


足够好的母亲是不稳定孩子的稳定剂。她们充分保护孩子,充分共情孩子,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来生长,她们把孩子的自我留在孩子身边,而不会轻易带着强加、苛责,让孩子陷入成长的迷茫。如果母亲以一种混乱的,不稳定的方式向孩子引入外部世界,那么就将给孩子创造一个混乱的世界,孩子偶然的“不稳定”状态,将会变成长期的混乱。


图片


足够好的母亲总能看到孩子正向、积极面,让孩子得到肯定和接纳,他们就更有能量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我这辈子真的很幸福,你怎么就不信呢?


电影中,李焕英知道女儿的愧疚和自责,明白女儿的苦心和努力。她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女儿:“千万不要自责了,因为有你,妈妈这辈子真的很幸福。”


我的来访者说:母爱经常让我感觉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自体与客体如果一直处于共生而未分化的状态,那么,客体坏就意味着自体坏,“你不好”就是“我不好”,所以个体会内疚、抑郁,会出现自我攻击,愧疚、自责、自罪,都是自我攻击的心理表现。像抑郁症病人的自杀行为,就是自我攻击的极致,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因为“你不好”就是“我不好”,“你不好,我也不能好”。


有人曾说:“成为母亲,意味着她会成为一个更深层理解生命意义的人。”贾晓玲的妈妈是李焕英,贾晓玲是幸福的,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是李焕英。


图片


我们比较容易把母亲胜任的这样的事情视为是理所当然。但当有些母亲反应的是她自己的情绪,或者更糟糕的是,当她处在比较困难的情绪状态时,比如是一个抑郁状态的妈妈,焦虑型的妈妈,或者是一直忙忙碌碌的状态,无暇顾及孩子时,母亲没有办法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并且反馈给孩子。孩子就没办法得到及时的回应,他会努力去寻找母亲的关注。孩子看到的妈妈的这个状态,但是又没有分辨能力,就会把自己看到的、体会到的妈妈的状态当作是自己的真实状态去填充自己的自体内容。那么,如果最早的自体的内容都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妈妈的感受,那么他的心理世界最底层,最基础的那个自体的内容都是被别人的感受、被别人的喜好所填满时,就不是一个最初的婴儿自己,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被占据的状态,这时候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孩子慢慢长大之后,有可能会导致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可以依赖的人,遇到对自己好的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建立亲密关系。而且创造力也会萎缩,更容易形成强烈的匮乏感,内心是一种深深的空洞的感觉


图片


也许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像李焕英一样的妈妈。


作为孩子,早期生命中发生的客观事件、客观经历永远都不可能被更改。但是凝结在任何客观经历上的心理经验、心理能量,是可以被重塑的,可以被重新体验,重新整合,并且有机会重新去转化那些痛苦的感受。          


作为母亲,我们需要了解,童年的经历影响人的一生,我们重复着我们父母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又重复着我们内在的一些情结。如果我们的亲子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最需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去发现问题,去面对问题,去寻找这些问题有可能产生的一些原因,然后慢慢去调整。我们需要了解,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安全、被接纳、被爱、有价值,孩子才愿意、也才有能力去努力超越自己,为爱而勇敢的探索和成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图片